“血衣”观后感

一群裹着红袍子的观众缓缓步入展厅,来到另一位身着红袍的人面前。他捧着一本《圣经》,站在白色展台上,诵读起保罗在雅典关于“未识之神”的布道。他右手高举一枚激光电筒照射手中的《圣经》。很快,幽蓝色的激光点着了经书,白色的烟雾袅袅升起,随之是金色的火焰,仿佛上帝的话在众人面前燃烧。这是艺术家朱久洋在“血衣”现场的表演。现场混合着幽闭感、神秘感、先知表演,亦或者,一场商业中心里的快闪。和反乌托邦的《使女的故事》中的红袍不同,这里的红袍不是关于性与繁衍,艺术家试图指向殉道者的历史记忆,但依然与血有关,牺牲与献祭……

朱久洋的“血衣”现场如同他之前的诸多作品一样,他善于在创作中借用来自民间艺术(尤其是陕北)、宗教仪式和流行文化里的形象与符号,通过一种剧场感来营造一些特定的时刻——基于基督教神学的终极追问和彼岸呼唤的仪式感。这是作为信仰者、思想者朱久洋在艺术观念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也源于作者在荒芜的黄土高坡上做牧羊人的成长经历——旷日持久的孤独感与漂泊感。

由于这些形象形式通常来自民间底层审美,如浓艳的色调、艳俗的形象或者底层农夫的面孔;来自宗教生活中的神圣时刻,如赞美敬拜悔改宽恕等待……这与当下世俗生活及其及流行审美趣味显的格格不入,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审美、话题甚至现场体验的争议性。通过制造争议,艺术家获得了一种介入当下公共生活的前卫态度,一种艺术家称之为“先知性艺术”的内在力量,然后以陕北粗粝而哀恸的唱腔,震撼观众。

《血衣》现场观后感

“和好与恩典”艺术节(挪威)

受挪威策展人Barbro Raen Thomassen及挪威利勒桑市艺术协会邀请,中国艺术家朱久洋、苏亚碧和罗菲将参加2017年4月1日在挪威利勒桑市举办的“和好与恩典”艺术节。其中包括“和好与恩典”艺术展,展览由上述三位中国艺术家及三位挪威艺术家Julie Arntzen, Laila Kongeyold和Gunnar Torvund共同参与。
艺术节将于4月1日下午2点在利勒桑美术馆开幕,开幕式上安排有罗菲的第一场行为表演。4月1日至4月6日期间有来自欧洲的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家、诗人分享交流欧洲艺术传统中的相关精神表达,其中4月5日由中国艺术家、策展人罗菲分享关于中国当代艺术里的相关精神性议题。艺术节将于4月16日的复活节当日闭幕,分别安排有朱久洋与罗菲的行为表演。
此次艺术节正值北欧国家纪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五百周年,各地都在举办相关的活动,今年整个的主题是“和好”。
​昆明TCG诺地卡文化中心作为此次艺术节的合作方,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关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推动本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罗菲作为TCG诺地卡文化中心的艺术总监,与北欧国家的艺术界有着频繁而密切的文化交流,长期参与并主持本地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艺术家苏亚碧也曾于2003年受邀参与TCG诺地卡“糖和盐–中国与瑞典的艺术协作项目”,2012年参与中国-瑞典艺术家“桥梁”交流项目,并在瑞典乌普萨拉美术馆等地举办展览。艺术家朱久洋曾于2014年参与TCG诺地卡在丹麦、挪威等地举办的“先知性艺术”论坛,长期参与和主持中国当代艺术里信仰与艺术的对话。

朱久洋《落水者》个展短评

zhujiuyang-drowning-person03

朱久洋《落水者》个展短评

文/罗菲

朱久洋的“落水者”系列延续着他近十年来在终极追问方面的精神诉求,并发展了他个人化的绘画语言风格。在2007年《失落的记忆》系列油画中朱久洋描绘了大地和海面上的不断涌向天上高歌赞美的人群、和睦的夫妻、彼此洗脚的弟兄……而今“落水者”系列油画手法更加凝练,平面化的色域,极具张力的红蓝搭配,无处不在的汹涌的海浪……其雕塑作品《落水者》的原型更是来自油画《“失落的记忆”系列W》,一个在大海里手握浮木表情坚毅的男人——那似乎是他自己。

朱久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在表达终极关怀方面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擅长以悲亢、激昂、浪漫和民俗化的手法来描绘人的处境。他的艺术情感饱满,画面苍茫而沉郁,这与他曾在陕北高原放牧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以视觉艺术的方式传唱着辽阔大地上的信天游。

和许多这类宏大叙事的作品不同,他在作品中极力引入基督教的救赎意识,他作品中的形象往往指涉现实和灵性两个层面,他们既是自己,也象征着人的灵性处境,就是人与上帝的关系。正如此次个展上的“落水者”既是那些落入水中受困的人,更是行走在水面上充满信心的信仰者。其行为表演《盲人宣言》(2015)里的盲人以陕北说书方式吟唱《世界人权宣言》文本,也象征着黑暗困境中的人对公义和自由的竭力呼求。《迷途的羔羊》(2013)里的一千只羊更是直指人类的迷失,以及为人的罪而受被挂在十架上的羔羊耶稣基督。《等到和好的那一天》(2014)里被惨遭杀害的女孩父亲在孤独地等待与杀人者的家人和好,正如圣子耶稣被人羞辱残杀,悲痛欲绝的天父却来寻求与人和好那样 ……

朱久洋的艺术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性的画面来讲述人与上帝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基督教存在主义气质,他通过描述人的处境对人当下的虚无处境发出深刻批判,他将人的无助和荒诞显明出来。他拒绝理性自明,却选择以“信心的一跃”来回应“那人,你在哪里?”的远古召唤。朱久洋的艺术充满人的悲亢和孤独,却隐含来自永恒者义无反顾的爱与怜悯。

2015年9月29日

zhujiuyang-drowning-person04 zhujiuyang-drowning-person05 zhujiuyang-drowning-person02

《落水者》 朱久洋个展
Drawing person – The Solo Exhibition of Zhu Jiuyang

策展人:郭宇宽
执行策展:舒昌莉
展览时间:2015.9.13—2015.9.28
开幕时间:2015.9.13 15:30
展览地址:上空间(北京市798艺术区陶瓷三街)
策展机构:NO装艺术联盟 三板斧艺术策划工作室
支持单位:三板斧艺术基金 《三板斧艺术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