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雄访谈:云上的梦境

changxiong3

常雄访谈:云上的梦境

文:罗菲

按:常雄是一位来自云南大理彝族寨子的艺术家,他主要在布面和纸本上从事油画或丙烯绘画,他的绘画有好些不同的面貌,有时给人一种漫游于超现实云端的画面感,有时又把咄咄逼人的生死场景再现,有时给人一种微观的诗意画面。他的绘画率真、爽快、直接,就像他整个人一样。常雄将于2015年9月11日在昆明蓝谷存在艺术空间举办他的个展。本文是基于两次造访他工作室所做的访谈整理而成,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艺术家常雄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他在艺术上的独特理解。

2014年1月23日下午、2015年7月29日下午
常雄工作室,昆明明日城市

《在云上》布面油画130X150CM 2015

《在云上》布面油画130X150CM 2015

1.个人成长经历

罗菲:从自我介绍开始今天的访谈吧。

常雄:我1984年出生在大理漾濞县石竹村的一个彝族寨子里。我有两个妹妹。不到一周岁,我第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听说那时我脖子上长硬头疮,发炎后咽喉到脖子右边直接穿了洞,当时家里很贫穷,不能去医院,家人都觉得只是时间问题,活不了多久。但我母亲不忍苍蝇在伤口里爬来爬去,下蛋生蛆,为了避免增加我的痛苦,她用鸡毛蘸着核桃油小心的穿过伤口,轻轻的给伤口四周抹油,可能我太小,感觉不到痛,意识里只觉得有火一直在烧我的脖子。她的行为给伤口起了消炎作用,我幸免了。
也是在同年,我又经受了比那更遭的意外,父母至今都不愿提及,那是他们的阴影,他们的痛。一次偶然,听我叔叔轻描淡写说起过,他说那是我又一次接近死亡,在那一年多里,我没日没夜地哭嚎,把整家人的心都哭碎了。母亲提起这段日子总会流泪,我们姊妹再也不问过去的事。
以后稍长,记忆深刻的是放牛,还有做农活和上学。小时候我怕羞,很腼腆很孤僻,喜欢独处。我接触最多的是父亲和他的徒弟们。父亲是个集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于一身的手艺人,就是当地人说的吃百家饭的人,别人需要什么他们都能做,幼年时期随他四处奔走,学会做很多事情,也有机会看到民间各种器具,各样精美雕饰。我把我喜欢的那些形象刻画到石头、木板、墙体以及土坯等能让我折腾的地方,也会给他们画图样,或跟着他们打石头,雕刻。这样的一些经历,培养了我对画画、雕刻和建筑的兴趣及对美好事物的爱,扎实了我的好奇心,为现在成为游子奠定了基础,铺开了路。

罗菲:你父亲给了你最初关于艺术这门手艺的启蒙,你自己是怎么开始学艺术的?

常雄:我在大理中等师范学校学习,在那里学幼儿美术,一共学了三年。当时国画的课程比较多,篆刻、书法、工笔、写意都教。我自己特别喜欢写意。毕业后一年我到昆明参加了艺术考试。

《怠》纸面油画 27x30cm 2008

《怠》纸面油画 27x30cm 2008

罗菲:现在看你许多画里都有借鉴国画的技法。

常雄:我就是喜欢国画山水中庞大辽远的气势,水墨酣畅淋漓的韵味。它有接近自然、人心和贴切生活的东西。

罗菲:你刚才提到自己是游子,你有时会沿路搭车去中国西北部游历,你看到了怎样的中国?

常雄:在游走的过程中我看到农村都很淳朴和真诚,虽然经济上看起来比较贫乏,但比起很多城里人更安定,内心更平和。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很不一样,我自己觉得能吃饱穿暖,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很踏实了。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农村人往城市走,城市人也会去农村看可开发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这不是开发而是掠夺。

罗菲:这也导致农村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是吗?比如在你家乡。

常雄: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向经济看齐,哪怕是栽一颗树都会去争夺地方,互不相让。但有的地方还是不一样,人们很单纯,很乐意去帮助别人,在西藏我就感触特别深。

罗菲:你在路上搭车容易得到信任吗?

常雄:搭上我的人都比较信任我吧,在交谈中他们知道我是少数民族之后会问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问题。比如我们民族的性格怎么样,生活是什么样,然后大家就渐渐融洽了,路上也很放松。

《围观》纸面油彩 26X40CM 2011

《围观》纸面油彩 26X40CM 2011

2.两个世界

罗菲:在你的作品中我注意到有几个主要对象,人、动物和丛林,都是野生状态。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看上去都比较孤独,一种游离的状态,这是在表达你和家乡或者说世界的某种关系吗?

常雄:可能我的作品会有意无意的透露这种信息,但这不是我本身的出发点。我认为一切存在的生命,它们本身既是独立的,又是有关联的,是一种微妙的、若即若离的关系。

罗菲:你的画面中有两个世界,它们同时在发生着什么。比如这张作品是一群人在山脚下,山的外面是另一个城市或者村落。你好像在暗示它们之间有潜在的关系。

常雄:就像今天我们在聊天一样,在我们看来,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但是也许在这个时间段的另一群人看来,这个事情对他们毫无意义。比如说人类和蚂蚁,他们各忙各的事情,看上去彼此毫无关系却又息息相关,有时候我觉得世界是混沌在一起的,只是我们更多时候习惯用一个维度去看多维世界。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跳出习惯性的维度来审视世界,这么想了,就画了这种画面。

3.云上的梦境

罗菲:你这一组“在云上”这个系列里云的形象最初是怎么来的?

常雄:小时候我们那里环境比现在好,下雨之后云层就会出现在眼前,我就想,要是能把牲口赶上去就好了。小时候经常有这种幻想,于是就把小时候的幻想和现实画进画面。这种场景在以前的生活中太常见了。

罗菲:你小时候家乡的物资都是靠马帮和牛是吗?

常雄:是的,那时没有公路,只有崎岖的乡村土路。骡子是最好的运输工具,牛是最好的劳作工具,所以我们自己是不杀牛吃的。

《云上马帮-1》180X200CM 布面油画 2009

《云上马帮-1》180X200CM 布面油画 2009

罗菲:在我整理你作品的关键词中,有一个是“梦境”。你的作品中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梦境感,它不是浪漫的童话书写,而是来自切身的农耕记忆。

常雄:对,这和生活有关。耕地我也会,几乎农村里所有的活计我都会。从播种到收成,所有的过程我都会,甚至篾匠我也会。

罗菲:什么是篾匠?

常雄:就是用竹子编一些器具,比如簸箕、背篮等。所以这些都是和我的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东西。有时候我觉得我的那些生活经历就像梦一样的,它们已经变成回忆,和现在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罗菲:画面中的动物好像是背井离乡,去往一个不明确的远方。

常雄:我觉得人在城市或农村应该可进可退,游刃有余,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更和谐,更平衡地去生活。

罗菲:你的画面中黑色用的比较多,这和彝族文化有关系吗?

常雄:黑色在彝族传统里是男性的主要颜色,女性用的颜色要鲜嫩些,比较多样。

罗菲:你自己怎么评价你的艺术?

常雄:我感觉就像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有点像玩的一种状态,可以提供我快乐和思考。画画就是消磨时间,充实日子,也是一个自言自语的过程,作品只是宣泄的产物。

《云上马帮-2》180X200CM 布面油画 2009

《云上马帮-2》180X200CM 布面油画 2009

多重编译——从诗歌到诗歌 从诗歌到视觉艺术

多重编译——从诗歌到诗歌 从诗歌到视觉艺术(TCG诺地卡2015·荷兰—中国诗歌与艺术交流项目)

poetry-poster01

项目背景介绍:

这个项目是由6位昆明TCG诺地卡文化中心推荐的中国艺术家和6位来自阿姆斯特丹AGA版画工作室的艺术家、版画家共同结合诗歌朗诵和以诗歌为创作灵感的艺术展览构成。

此次活动的发起源于厄休拉•纽鲍尔于2012年11月的时候拜访了TCG诺地卡文化中心。TCG诺地卡所举办的活动涉猎范围之广泛且所涉及的艺术家均为当地出色的艺术家,给当时来昆明的她留下了深刻印象。TCG诺地卡地处昆明一个老厂房内,并且具有强烈的社区精神。透过艺术展览、电影、诗歌朗诵、戏剧、舞蹈和咖啡,TCG诺地卡展示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阿姆斯特丹AGA版画工作室并不像普通的机构,它有活力且充满创新,对于TCG诺地卡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伙伴,这给双边驻地艺术家的生活、工作空间注入了新能量,与此同时吸引了很多国际艺术家和实习生来这里工作。
厄休拉•纽鲍尔最初的动力源于对远方文化的好奇心,因此组织了这个长期的交流项目,她相信通过这个联合策划项目来扩宽彼此的眼界和在更大语境里的挑战。她和所有参与者分享了这个灵感来源,尤其是与来自TCG诺地卡的艺术总监、策展人、艺术家罗菲先生分享后,这个灵感最终得到实现。

该项目的理念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产生,基本想法是每一个诗歌的译本与来自其他国家的艺术作品相关联。读者、观众和听众会呈现出一个多维和表演性的展览,将诗歌印刷在较大的横幅上,也是展览的一部分。在展览开幕时,艺术家、诗人们会以中文、英文或荷兰语朗诵诗歌。诗歌的讨论、编写、翻译也包含在此次展览中。荷兰AGA的艺术家听取了罗菲的建议,他们的工作主要聚焦在中国知名诗人、纪录片工作者——于坚先生的作品上。荷兰的艺术家将根据于坚的诗歌在纸上或布上创作最新的版画作品。中国昆明的艺术家则根据柯雷(M.van Crevel)翻译成中文的《荷兰现代诗选》选取了瓦萨利斯、戴尔波克、高文纳尔、凡•黑尔、瓦尔蒙特和法弗利等6位荷兰现代诗人的诗歌进行绘画创作。

这个项目最初的设想是中国与荷兰的艺术家用各自的艺术作品来阐释对方国家的诗歌,借此方法向读者、观众及听众展示一个具有全方位、多维度体验的展览。所涉及诗歌将与艺术作品共同展出。展览开幕式上我们还邀请到了于坚先生来朗读他的诗歌,同时云南本土青年行为艺术家们将根据于坚的诗歌展开的精彩表演。

此次“多重编译:从诗歌到诗歌、从诗歌到视觉艺术”项目的昆明部分将分作三场与本地观众分享,第一场是2015年4月24日晚8点的“于坚诗歌实验表演朗读现场 暨 展览开幕酒会”,第二场是4月25日晚8点的“诗•歌——从诗歌到音乐 现场音乐会”,第三场是4月26日下午2点半的“品读才女张爱玲”品汇人生读书会及相关品鉴活动。

此项目展览也将于今年秋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展开。

项目发起人:厄休拉•纽鲍尔(荷兰AGA版画工作室)
项目组织人:罗菲(中国TCG诺地卡文化中心)
中国艺术家:常雄、陈梵元、和丽斌、宁智、苏家喜、苏亚碧
荷兰艺术家:安琪莉可•威斯迈(Angelique van Wesemael)、克里斯蒂娜•霍尔斯道姆(Christina Hallström)、赫尔曼•德伦(Herma Deenen)、玛莎•特布库娃(Masha Trebukova)、纳安•瑞杰科斯(Naan Rijks)、厄休拉•纽鲍尔(Ursula Neubauer)
项目执行小组:梁译丹、何凝一、张清、刘黎雅(瑞典)
平面设计:张清
联合主办:中国•TCG诺地卡文化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AGA版画工作室
项目支持:荷兰王国大使馆

展览开放时间:2015年4月24日至5月31日,12:00—20:30(周日闭馆)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西坝路101号(永乐路60号)创库艺术主题社区内,TCG诺地卡画廊
搭乘公交提示:乘4路、62路、93路、106路、120路、184路乙线至安康路站下车,沿永乐路步行300米
电话:0871-64114692,64114691
微信公众号:TCG诺地卡文化中心

poetry-poster02

第一场:2015年4月24日(周五)晚8点

于坚诗歌实验表演朗读现场 暨 展览开幕酒会

关键词:诗歌、画展、于坚、行为艺术、跨界混搭

策划:罗菲

特邀诗人:于坚

行为表演/诗歌朗读:
黄越君
杨辉
赫尔曼•德伦(荷兰)
“阿里巴巴他哥”和张紫韵(野狗芳芳、村长!冲浪吧、张紫韵)
九坑艺术小组(蒋明辉、吴若木、杨雄盛、董雪莹、桑田、叶其霖)
和丽斌 +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新表现工作室(赵伟家、王敏姣、王珏琳、刘晓东、李斌红、腾锐妍、黄朝玉、杨蕊菱) + 陈金诚

语言:中文、英文、荷兰语

免费进场

poetry-poster03

第二场:2015年4月25日(周六)晚8点

诗•歌——从诗歌到音乐 现场音乐会

关键词:诗歌、音乐会、合唱、特朗斯特罗姆、莎士比亚、苏轼

现场演唱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威廉•莎士比亚(英国)、艾米莉•狄更生(美国)、苏轼(宋•中国)以及张若虚(唐•中国)等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11首经典诗歌名曲。

演职人员:刘黎雅(瑞典)、刘约翰(瑞典)、艾丽莎(瑞典)、麦小芬(瑞典)、彭耀龙(美国)、金小韵(中国)、张羽(中国)、TCG诺地卡合唱团(中国)、郑薇佳(中国)

语言:中文、英文、瑞典语、德语

门票:40元(预售)、50元(现场)

订票方式:微信及电话订票

poetry-poster04

第三场:2015年4月26日(周日)下午2点半

“品读才女张爱玲” 品汇人生读书会

关键词:张爱玲、读书会、人生、民国范儿

导读:宋风英(昆明学院中文系教授)

古筝:张羽

相关精彩活动:画展与诗歌品鉴、民乐欣赏、舞蹈欣赏、诗歌朗读

着装建议:中式正装(旗袍,唐装,汉服等)

语言:中文

入场:30元

座位有限,须提前报名预定,订票方式:关注“TCG诺地卡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预定,或手机短信至倪先生13008688624预定

poetry-poster05

Multiple Adaptations: from Poem to Poem, from Poem to Visual Art

(Chinese-Netherlands Art and Poetry Exchange Project)

Project Background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an art exhibition based on poetry and accompanied by poetry readings. The participants are six Chinese artists working with the TCG Nordica, a Kunming art center with strong ties to Scandinavia and six Amsterdam artist/printmakers from the Amsterdams Grafisch Atelier (AGA).

The initiative came from Ursula Neubauer, a longtime member of AGA, who had visited Nordica in November 2012 and met there its artistic director Luo Fei. She found the quality of the Kunming artists and the broad spectrum of activities at the art center very impressive. Nordica, located in an old factory building, radiates a strong communal spirit. It shares the riches of culture with a wide range of visitors via exhibitions, cinema, poetry readings, theater, dance, and a café. AGA is an excellent counterpart to Nordica, for it is vibrant and innovative, with two living/working spaces for artists-in-residence which attract many international artists and interns to work there.
Ursula Neubauer’s prime motivation to organize this long-term project is curiosity about a distant culture, belief in joint projects that expand one’s horizon, and challenge to work in a larger context. She shares these motivations with all the participants, especially Luo Fei, artist, cura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Nordica.

The concept of the project was worked out in a joint effort of both sides. The basic idea is that each individual artist correlates a translated poem from the other country with his or her art work. The readers, viewers, and listeners will thus be presented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and performative exhibition: The poems will be printed or written on long banners, as integral part of the exhibition. At the opening of the exhibition they will be recited in Chinese, English, and possibly Dutch. Discussions on poetry and adaptations/ translations could be included in the event. The AGA artists have followed the suggestion of Luo Fei to focus their work on poems by Yu Jian, a well-recognized poet and documentary filmmaker from Kunming, whose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The Dutch artists will present large innovative prints on paper or fabric. The Kunming artists are free in their choice of medium with the exclus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works. They chose their poems from the volume ‘Moderne Nederlandse Poëzi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M.van Crevel.

The project will be presented in Amsterdam and Kunming.

Initiator: Ursula Neubauer (AGA in Amsterdam)

Organizer: Luo Fei (TCG Nordica in Kunming)

Dutch Artists: Angelique van Wesemael, Christina Hallström, Herma Deenen, Masha Trebukova, Naan Rijks, Ursula Neubauer

Chinese Artists: Chang Xiong, Chen Fanyuan, He Libin, Ning Zhi, Su Jiaxi , Su Yabi

Project Execution Team in Kunming: Adam Zhang, Cornelia Newman (SW), Liang Yidan, River He

Graphic Design: Adam Zhang

Co-organized by TCG Nordica Culture Center and Het Amsterdam Grafisch Atelier

Project Sponsor: Embassy of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Exhibition Opening Time: 12:00—20:30, Sundays Close, April 24th to May 31st 2015

Venue: TCG Nordica Culture Center, Chuangku, Xiba Lu 101 (Longle Lu 60), Kunming city

Bus: No. 4, 62, 93, 106, 120, 184乙线, Ankang Lu Bus Station, walk along on Yongle Lu for 300 meters.

Tel: 0871-64114692, 64114691

WeChat: tcgnordica

SECTION ONE: 20:00, Fri, April 24th 2015

Opening Reception and Experimental Poetry Reading Performance on Yu Jian’s Poems

Key Words: Poetry, Exhibition, Yu Jian, Performance Art, Crossover Practice

Curator: Luo Fei
Honored Guest Poet: Yu Jian
Performance Artists/The Readers:
Huang Yuejun
Yang Hui
Herma Deenen (NL)
Alibaba’s Brother and Zhang Ziyun (Wild Dog Fang Fang + Go Surfing Village head! + Zhang Ziyun)
Nine Pit Group (Jiang Minghui, Wu Ruomu, Yang Xiongsheng, Dong Xueying, Sang Tian, Ye Qilin)
He Libin + NEW EXPRESSION Studio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Zhao Weijia, Wang Minjiao, Wang Yulin, Liu Xiaodong, Li Binhong, Teng Ruiyan, Huang Chaoyu, Yang Ruiling) + Chen Jincheng
Language: Chinese, English, Dutch
Free Entrance

SECTION TWO: 20:00, Sat, April 25th 2015

“From Poetry to Music” Live Concert

Key Words: Poetry, Concert, Choir, Tranströmer, Shakespeare, Su Shi

Poems from Tomas Tranströmer (Sweden), William Shakespeare (England), Emily Dickinson (US), Su Shi (Song Dynasty, China), Zhang Ruoxu (Tang Dynasty, China) and more…

Musicians: Cornelia Newman (Sweden), Johan Newman (Sweden), Lisa Eriksson (Sweden), Stephanie MacMullin (Sweden), Michael Peng (US), Jin Xiaoyun (China), Zhang Yu (China), Zheng Weijia (China), TCG Nordica Open Choir (China)

Ticket: 40RMB(In Advance), 50RMB(In Door)

Language: Chinese, English, Swedish, German

Ticket Booking: Sending message to TCG Nordica’s WeChat “tcgnordica” or Call: 0871-64114692, 64114691

SECTION THREE: 14:00, Sun, April 26th 2015

Theme: Reading a Talented Woman Zhang Ailing

Key Words: Zhang Ailing, Book Club, Life, Fa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Guest Speaker: Song Fengy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Kunming Collage)

Guzheng Player: Sophia

Related Events: Exhibition Guidance,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Ethnic Music, Dance, Poetry Reading

Language: Chinese

Ticket: 30RMB

Require advance booking: Through TCG Nordica’s WeChat, phone call. Or sending SMS to 1300868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