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久洋《落水者》个展短评
文/罗菲
朱久洋的“落水者”系列延续着他近十年来在终极追问方面的精神诉求,并发展了他个人化的绘画语言风格。在2007年《失落的记忆》系列油画中朱久洋描绘了大地和海面上的不断涌向天上高歌赞美的人群、和睦的夫妻、彼此洗脚的弟兄……而今“落水者”系列油画手法更加凝练,平面化的色域,极具张力的红蓝搭配,无处不在的汹涌的海浪……其雕塑作品《落水者》的原型更是来自油画《“失落的记忆”系列W》,一个在大海里手握浮木表情坚毅的男人——那似乎是他自己。
朱久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在表达终极关怀方面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擅长以悲亢、激昂、浪漫和民俗化的手法来描绘人的处境。他的艺术情感饱满,画面苍茫而沉郁,这与他曾在陕北高原放牧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以视觉艺术的方式传唱着辽阔大地上的信天游。
和许多这类宏大叙事的作品不同,他在作品中极力引入基督教的救赎意识,他作品中的形象往往指涉现实和灵性两个层面,他们既是自己,也象征着人的灵性处境,就是人与上帝的关系。正如此次个展上的“落水者”既是那些落入水中受困的人,更是行走在水面上充满信心的信仰者。其行为表演《盲人宣言》(2015)里的盲人以陕北说书方式吟唱《世界人权宣言》文本,也象征着黑暗困境中的人对公义和自由的竭力呼求。《迷途的羔羊》(2013)里的一千只羊更是直指人类的迷失,以及为人的罪而受被挂在十架上的羔羊耶稣基督。《等到和好的那一天》(2014)里被惨遭杀害的女孩父亲在孤独地等待与杀人者的家人和好,正如圣子耶稣被人羞辱残杀,悲痛欲绝的天父却来寻求与人和好那样 ……
朱久洋的艺术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性的画面来讲述人与上帝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基督教存在主义气质,他通过描述人的处境对人当下的虚无处境发出深刻批判,他将人的无助和荒诞显明出来。他拒绝理性自明,却选择以“信心的一跃”来回应“那人,你在哪里?”的远古召唤。朱久洋的艺术充满人的悲亢和孤独,却隐含来自永恒者义无反顾的爱与怜悯。
2015年9月29日
《落水者》 朱久洋个展
Drawing person – The Solo Exhibition of Zhu Jiuyang
策展人:郭宇宽
执行策展:舒昌莉
展览时间:2015.9.13—2015.9.28
开幕时间:2015.9.13 15:30
展览地址:上空间(北京市798艺术区陶瓷三街)
策展机构:NO装艺术联盟 三板斧艺术策划工作室
支持单位:三板斧艺术基金 《三板斧艺术评论》杂志